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

我們應該期待學員在環境教育課程中記下很多名詞和物種嗎?

攝影者:吳士緯博士
我經常被找去上「環境志工」或「生態導覽講師」的培訓課程。這類的課程設計大致上會包含幾個部分的內容:
  • 法規
  • 自然資源介紹 (地質、動物、植物為主)
  • 解說技巧
  • 團隊經營與社群合作
看起來這樣的架構是很完善的。但是我每次在上這些課程的時候心中都有滿滿的疑惑。來參加培訓或甄選的學員的知識背景差異極大,你要在短短的一到兩堂課內就要去介紹一個地區的某類自然資源,並且讓他們學會,然後再去解說給遊客聽,有沒有太誇張?真的有點誇張。我不是說課程時數不足,問題在於解說員應該學什麼?

假設解說員的職責與功能就是要激發一般民眾對大自然的瞭解,然後能夠願意支持任何生態保育的政策,甚至能夠願意接觸這方面的知識,那麼我們在設計這類課程的時候真的應該「一張一張投影片」地放過去,介紹你能想到的各種生物?讓他們記下來拿去複誦給一般民眾?那不就只是在比誰的記憶力好而已嗎?

設想你是一個什麼都不太知道的民眾,被帶到一個淺山地區去進行環境教育或生態導覽,請問你認為你最想問的問題是什麼?我相信在很有限的時間之內,一般人心裏面的問題會是:

  • 這個地方有什麼最特別的東西?我現在看得到嗎?
  • 這是什麼?可以吃嗎?
  • 這個A怎麼看起來那麼像B?(其實兩者沒關係)
  • 我聽說XXX會怎麼樣,是真的嗎?(與現場解說無關)
  • 你剛剛說的那個就跟我們的什麼一樣嗎?(過度擬人化是一定要發生的)

這也就是說,一般人缺乏的是,我們進行環境教育時也最希望達到的是「重新塑造民眾心目中的環境美感表準」、「瞭解人與自然的關係」、「積極地起而行,支持促進環保與保育的行動」。可是如果我們在訓練課程中就只是放50張投影片,把所有的植物動物,辯認的口訣教給他們,然後再由解說員背給一般人聽,那會不會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我是非常懷疑的。

另外我認為在環境教育的研習中有時候缺乏告訴學員「生物現象顯現的不穩定性」,其實這也就是生物與其它自然科學學門差異甚大的一點,也就是不一定有規律性或是可預測性。好比說去年5/1日在某一個地點看到某隻蝴蝶在某植物上產卵,但是今年在同一時間則不一定會看到。這也就是說如果環境教育講師本身缺乏自學的動機與能力,卻想要靠著「強行記下一堆物種的名稱」,再轉述給一般民眾聽的時候,就可能不會達到環境教育的效果。

例如你記下10種蝴蝶的名稱,覺得自己會了。但是你一到現場時發現腦袋裏的東西不夠用怎麼辦?我想身為學員最重要的就是發展自己的自學、觀察和記錄能力。因為這樣才能變成自己的求知目的,而別人的回應也才能真正回應到他心裏的期待,而且也讓自己瞭解「從好奇心到獲得知識的過程」究竟是什麼模樣。
正在產卵的小紫斑蝶
我舉個例子,上圖是一隻雌性小紫斑蝶正產卵在盤龍木的嫩葉上。請問你覺得知道牠叫「小紫斑蝶」就滿足了嗎?你會不會想知道「如何判斷性別」?「怎麼知道牠要產卵了」?「牠只能產卵在這種植物上嗎」?「為什麼一次只產一粒?不一次產完」?光是這四個問題就足夠你學習很久,而且解說很久。

如果有人舉手問「你說這樣的生態環境不錯,但是會不會有蚊子」?這其實是一個需要慢慢抽絲剝繭的問題,而不只是說「會與不會」就能解答的。

參加完一個解說活動如果深深覺得有收獲,能夠影響深遠的除了在現場看到大自然的美妙之外,應該不會是記下一堆「平常講話根本不會拿出來的名詞或物種名稱」,而是怎麼解讀大自然的現象,怎麼讓自己覺得直接與間接參與了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育工作。

這也就是我認為我們在教學研習中重視觀察、提問、查資料、交流、記錄的能力,而不是炫耀稀有物種,並比賽誰的記憶力比較好。若拼比的是認識物種多寡的能力,那只成就解說員自己的功力與眾人讚歎的眼光,但是對於普羅大眾來說,這一些的知識都與他們非常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