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

同學你究竟打算晃多久?

前幾年我們幾個同領域的老師聚在一起的時候都會說:"喜歡出野外的學生不做研究室工作,但是會做研究室工作的學生野外能力很差"。當時我們心目中所認定的"喜歡出野外的學生"是指那種,對上山下海很在行的,行動力很好的,會自己騎車開車到處晃的,觀察力也很敏銳的,愛拍照的,愛採集的,看起來是很好的田野工作人員,但,還不是科學家。他對閱讀文獻、深刻思索、設計實驗、坐在實驗室好好做點事,讓自己的觀察轉為可檢驗的假說都不在行,有時候人還容易搞失蹤。

但是這些年來我們認為連這樣的學生都變得很少很少。

我一向認為"出野外"這種事是出自一種興趣、追求與天份。我們本來就不能要求那種運動神經反應不好的人非要去爬大山,如果他不願意,還是讓他好好在捷運搭電扶梯靠右站著別動就好。在大學期間就很會出野外的人,其實在國中或高中時,就應該已經有一些想望與憧憬了,已經在注意相關的科普書籍或專業資訊了,然後到了考到駕照以後就騎車到處去晃了。這樣的學生如果在大學中"一切尚稱順利",大概就有機會被鼓勵唸個碩士,把自己大學四年在野外探索的經驗與觀察所得,落實為科學研究。

但是,如果有學生大一傻傻的,大二忽然有興趣,但是大三下就要決定要不要考研究所或推甄,那這種"田野工作能力"的養成時間不就得縮得很短很短嗎?

是這樣沒錯。我看到各校紛紛開授"田野XX學"、"校園XX學"、"本地XX學" (然後真正專業的課學生嫌麻煩沒人要修),到暑假時還要特別辦"田野XX營",我就覺得事態嚴重了。這年頭真的是,沒有開成課,沒有變成學分,就沒有人會自動自發地進行與探索。如果學校裏面還有一些相關社團 (山社、鳥社、保育社、攝影社、原住民社、基服社等),那學生出去走走的管道還會再多一點。但是說真的,一群人這樣漫無目的地晃啊晃,看到溪流就想洗腳,看到瀑布就想跳進去,看到什麼就拍一下,拍完以後就上傳結束,真的能夠因此培養出田野工作能力嗎?我超級懷疑的。

我覺得在山上海邊晃來晃去也不是錯,如果就當成修身養性,陶冶身心,讓眼睛遠離電腦看看青山綠水,很好啊。但如果心裏想著應該要唸研究所,想要做專題,那沒事在外面瞎晃就是一種浪費時間的行為。我一向認為有意義的出野外包含一些準備與要素:
  • 你的興趣究竟是什麼?拍照?採集?觀察特定現象?都很好啊。但是你能不能想辦法看看人家拍照都是怎麼拍的? 為何拍? 如何構圖? 如何進行事後的整理? 還是拿手機亂拍一些大反光的、糊糊的、色偏的、構圖莫名其妙的,然後自己看看沒一張好的,最後刪光。那你究竟出去幹嘛?要不然就是上傳一堆照片丟到網路上叫別人給你解答的?我覺得這也很瞎。沒有自己找過答案,就要別人給你現成的回應,自己只需要負責講謝謝嗎?那採集呢?是集郵式的收集?只是採來玩玩丟掉?還是有意義的材料累積?你看過文獻嗎?你分析過資訊嗎?或只是在不恰當的時間跑到不精確的地點去瞎等瞎採,最後打個卡合照結束呢?
  • 出野外不能看心情,要配合生物的物候:我一向認為人生有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取捨的,一下子系排、一下子家聚、一下子團練、一下子XX營要驗收、一下子要考這個那個,搞得超忙的,我知道同學也是不願意啊,但是你要不要做點願意的事?想想自己的優先是什麼?可不可以讓所有的事都讓那件最優先的事先行?如果你真的那麼喜歡出野外,那就不要瞎找空檔出門,而是要事前依據物候來規畫可能的行程,然後就完成它。這和爬山是非常不一樣的。登山的人要的是攻頂,要的是"去過",但田野工作需要的是"得到樣本與現象觀察";
  • 回來以後打算幹嘛?就算只想當個田野觀察者,回來以後好歹也會好好整理照片,好好整理樣本,把博物學者該作的工作全做了 (記錄、整理、保存、建檔),然後還要與同好討論。我聽到最多老師抱怨的就是==>出差費照領,出去好幾天採不到幾個有意義的材料,連現象都觀察不到,就只會在那邊打卡吃東西,卻覺得自己超辛苦。
其實我寫這篇也只是碎唸,因為我很清楚有意願還有執行力的人,根本就不會有這些問題,也只有那樣的人會真的步入學術研究的道路。那些認為"老師沒開課所以我不會",還有"學長姐沒帶我所以我不知道"的人,其實早就已經不是我們能夠教得來的了。但我還是想要提醒一些自認為有興趣的同學,你知道你時日無多了嗎?你還想要晃多久?什麼都要等人來救來逼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