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少年pi觀影感]我不知道要下什麼標題

看完以後,我想了很久,不知道該下什麼標題。

2005年的學測作文題目叫"失去"。當時我在雄中監考,邊收考卷邊看學生在寫什麼,很多學生不是寫"丟掉什麼東西覺得很可惜"(例如錢包或小熊),或是說"因為奶奶去逝沒人給他零用錢所以覺得感到有失去"。當時我覺得好好笑喔,我覺得這些學生那裏知道什麼叫失去,但是我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我,其實也不真正懂得什麼是"失去"與"困頓"的傷感。

很多人建議我一定要看3D,但一方面是因為3D比較貴,二方面是急性子的我不想要等一個半小時才看到一場電影,三方面是我認為已經可以在網路上看到的特效對我來說不太需要3D來引起共鳴,所以我只看了一般數位版。

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然後也有一堆人在問你相信那一個故事。但這些對我都不太重要,不是我在觀影過程中感同身受、深受感動與啟迪的部份。

然後我也完全略過了科學上不太可能成立的部份,例如漂流那麼久的脫水等諸多問題。

我來說說幾個我很喜歡的部份:
  • Pi第一次遇到老虎Richard Parker時,他自認為他在老虎的眼中看見了靈魂,以及友誼的可能,但是他的父親(我認為代表的就是"現實的殘酷")硬要讓他眼睜睜看著老虎咬死一隻羊。這為後來Richard Parker頭也不回地走了,鋪了梗。
  • Pi和Anandi的邂逅,很美,很含蓄:我喜歡那種對人與心意的細緻觀察,還有聰慧的反應。
  • Pi全家遭遇船難時,Pi在水下看見整艘船在海中的沉沒,那段很無力,很傷痛。那就是一種忽然之間"什麼都沒有了"、"一無所有了"、"不知道該怎麼辦"的傷痛。就只有水的浮力能夠支撐一個人。從那個時後起,一切變成了獨白與自我觀省。
  • Pi抓到一隻鬼頭刀後把牠重擊致死,人在海上漂,抓魚吃魚好像天經地義不是嗎?但是Pi看到原本體色璀燦的鬼頭刀在死亡後顏色馬上消失,他痛哭地說對不起,並感謝神以魚的形態出現來拯救他的生命。我覺得這是很好的生命教育題材不是嗎?
  • Pi在海中漂流,再次遭遇到暴風雨時,他以為從雲間透露出的天使光是一種神蹟,但在他認為的神蹟消失(連他的日記都被吹走)後,他對上天哭喊"為什麼要這樣折磨一個人?"我想這是所有似乎有宗教信仰,但是在"需要時"又懷疑神的存在的人的心聲。我個人不相信有神,因為我無法接受神的形成是無中生有的,所有的神都是因應人的需要而發想出來的。但這不表示宗教不具有功能或不應存在。只是,所有的神其實都來自於人的需求與慾念的集合或解離。而人自己依著主觀意願創造這些神(與宗教)後,再把自己的期待投注在上頭,感覺就像是一種繞圈圈,但,對很多人來說似乎很有效,但或許對許多人來說不重要。
  • 我想跳過中間那些很美的畫面,包含那座都是狐獴和"一挖就出現頂級可生吃山藥的小島",那邊對我來說不太重要。我覺得,最讓我有感覺的,其實是他們漂到墨西哥以後,老虎頭也不回地走了。也就是說,Pi以為在這段"共患難"的時期他和老虎建立了某種情感,他訓練老虎不要侵犯自己,他又替老虎找食物吃,而與老虎每天的相處又成為他每一天都要活下去的動力。結果,老虎走了,頭也不回地走了。完全不像任何電影般變成家貓,跑過來演貓的報恩。Pi哭了,其實我也掉淚了。我覺得在這邊,"緣份沒了就是沒了"加上"自以為是的解讀與投射某種關係"所組合而成的無奈與愁悵非常令人難過。我想每個人多多少少都經歷過這樣的傷感,不管你是那不願回頭、無感而離去的人,或是那曾經被扔下或自認為付出而看著對方遠揚的人。
  • 成年Pi在描述這段體驗時,說了一段話,他也哭了,然後我就一整個快不行了(還好手摸爆米花油油的不能拭淚):All of life is an act of letting go but what hurts the most is not taking a moment to say goodbye. 人終其一生就是在不斷地放下,但是真正令人傷痛的是沒有能夠好好地說再見。是的,好好地說再見真的不容易。因為我們總認為"怎麼可能就這樣沒有了呢"? 
Pi是一部好電影,非常地與眾不同,它以非常柔美的方式來陳述每一個人的人生中必然會面對遭遇的困頓、失落、恐懼、絕望。但是又不斷地提醒大家"禍福相倚"與"光明面"的議題。真開心主角到最後有了穩定工作、美滿家庭。然後,我也希望我和我的朋友們,都能夠同時掌握自己的方向、又願意隨波逐流、也願意水道渠成、讓時間告訴我們,我們的人生到最後究竟被自己賦予什麼樣的意義?是否無悔?